石仲泉:党史是核心,国史是半径
信息来源:市党史工办 发布日期:2020-06-11 浏览次数:   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陈叶军)今天上午,中共党史学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石仲泉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学习贯彻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为题进行访谈,并与网友交流。石仲泉表示,党史研究和国史研究的根本点是一致的,党史是国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党史研究是核心,国史研究就是一个半径。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兴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简称国史研究)。那么,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史研究同党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石仲泉说,先有共产党,后有新中国。共产党现在快90岁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从研究机关来说,我们党史研究室到今年整整是30年,研究国史的是当代中国研究所,它是20年,相差10年。党史研究和国史研究的根本点是一致的。因为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建立起来的历史,从构建来说是近90年历史的三分之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国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石仲泉表示,从新中国的历史来说,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这个国家治理好,共产党历史是国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党史和国史根本点是一致的,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也是有所区别的。

首先,侧重点问题。从党史来说,更强调于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怎么决策、怎么制定,从国史角度来说是党的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问题。

其次,范围问题。从党史来说,它主要是研究党的政策、方针,国史的范围则更扩大一些,更多的是从国家、民族、宗教、社会习俗,包括社会建设很多方面研究,它的涵盖面更广。

“党史研究是核心,国史研究就是一个半径,从核心到外围。党史研究和国史研究有很多相似的东西,也有很多重叠的东西,但是侧重点不完全一样。国史研究从政府行为、国家行为这方面看待问题,讲得更具体,更细一些,还有国际关系方面,它也可能覆盖得更广一些”,石仲泉总结道。

(本文转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