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貌-丧葬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10-12 浏览次数:   字号:【











 


        亡前四件事  家有老人病危,料定难以挽救,家人要抓紧做好准备。一是打棺材,棺材长短分阴(女用短)阳(男用长),木板厚度分为薄皮、幺二三、下苏、中苏、上苏、二四、天地同等七个规格。二是做寿衣,又叫送老衣。送老衣只是大袄小袄棉裤,不得有内衬单衣。女寿鞋的底要绣荷花、帮绣小狗小鹅。三是临死之前要洗澡、剃头、修面。四是穿寿衣,俗规未断气以前穿衣,若万一死后穿寿衣,一定要躺平穿衣,不得扶起。不分男女,绝对禁以禽兽皮毛作送老衣着之用。

        停灵 铺堂纸 入殓  洗澡穿衣后要移到正屋当门的床铺上,一旦断了气,要用一张白纸蒙脸。头前放一盏油灯叫引魂灯,脚后放一盏照路灯。头前放一碗饭插一双筷子叫倒头饭。胸前斜搭一块3尺长蓝布叫披肩手巾。头前再放一土盆供烧纸用叫老盆。袖笼内放饼和线香叫打狗饼、打狗棒。这全过程叫停灵。与此同时烧铺堂纸(铺路钱),从亡人头前烧起,一直烧到大门外,有的还延烧至土地庙和城隍庙。在烧纸的门外、路上,男性烧纸扎马驴,女性烧纸车,俗叫断气驴和亡命车。遗体停放一两天,供子孙亲朋吊唁后装入棺材,俗叫入殓,入殓又有大殓小殓之分。入殓棺盖铁钉封死,子孙亲友再不能见到遗体。

        破孝和磕丧棒  人死停灵时,用白布缝成衣帽或剪成条块,按血统姻亲远近辈份等俗规,分别穿戴披顶,叫破孝又叫戴孝。孝子以白布顶在头上,两边垂至地面,俗叫孝搭头;腰束一缕苘麻,俗叫披麻戴孝。侄辈戴两角形孝帽俗叫揸角子;孙辈戴团形孝帽,俗叫一把抓;曾孙辈在一把抓孝帽上缝一根红布条,玄孙辈在红布条处再缝一根绿布条。凡有红布条孝帽的丧事叫喜丧又叫白喜事。男性亲属们烧纸磕头,迎谢宾客以及引柩领丧,要双手捧一根棒棒,俗叫“泣杖”、“磕丧棒”或“哭丧棒”。孝子的泣杖为2尺7寸长的新鲜柳树棒,又叫柳青棍。五服内的侄辈泣杖为7根或17根芦苇扎成的把子,孙辈泣杖为芦苇把子再裹糊半截白纸,曾孙在白纸上再糊红纸,玄孙再糊红绿纸。

       挂素彩和讣期传事禀  人死当天要用白布结成球形,男性挂在大门左侧,女性挂在右侧,门的另一侧挂用白纸条簇成的球,有的挂白纸剪成的元宝串子,这些统称“挂素彩”。用白纸的条块如同贴春联一般贴在门上,这叫“封门”。向至亲好友报丧又叫“给信”,因报丧均以送信人口气,又叫“传事禀”。以孝子的名义将死者姓名、生卒日期及开吊出殡日期等写在纸上贴于街头路口和附近集镇,这叫讣期,即如当今的讣告。

        开吊起程点主  一般在入殓后出殡的前一天,吹鼓手在门前吹奏哀乐,接待亲友吊唁,此谓开吊。开吊当晚用彩色纸扎糊的花轿送亡魂,经土地庙向城隍庙方向起程,纸轿在途中第一个三岔路口火化,这叫起程又叫送盘程。起程后用柏木(有香气)制成木主俗叫“亡人牌子”。亡人牌上用墨笔写成“×××之神主”,但“主”字开始只写“王”字,上边一点必须用朱砂点成红色,这叫“点主”。点主必须是有功名的人称大宾先生,孝子要手捧泣杖向其磕头致谢,然后大宾先生向木主行三拜九叩之礼,用朱笔加点成“主”。点主的亡人牌就作为亡人的化身,长期放在祖先堂内供奉。

        出殡、抢富贵、回茔饭、圆坟  开吊第二天早晨抬灵柩到墓地叫出殡。墓地及出殡日期,均为事先经过风水先生推算选定的。俗有“男不进庵女不上坟”之说,棺材从家中抬至大门外,要停下让女眷们哭别,然后由孝子们摔破老盆和引柩前往墓地。传统习俗谁摔的老盆和领棺材头,遗产即由谁继承。灵柩入穴俗叫“棺登位”,孝子要用手捧三把土放在棺材上,然后兄弟各不相让,大步流星地返回家中“抢富贵”。灵柩抬离家时就将“倒头饭”煮成粥分成每个孝子一碗,叫“富贵饭”。孝子原顶搭头,出殡后要戴孝帽子,此时女眷已将孝帽缝好待孝子回来戴上。谁先回到家先戴上孝帽吃上富贵饭,谁就算抢到了富贵。“抢孝帽子”已成为民间对不讲礼貌、横冲直闯人的讽刺话。孝子回家抢富贵,墓地上的人在抬土筑坟,坟墓筑好后不加修理,到丧主家喝酒吃饭,这叫“回茔饭”,是非吃不可的。三天后孝子备酒菜带领眷属到坟前供祭,烧纸磕头,修理坟墓,俗称“圆坟”或“复三”。

         伴七、打七、望七  人从死亡那天起,在49天内分为七个七日,俗叫“七数里”。将七日及七数里的应做事宜写在纸上,俗称“七单子”。在灵堂设香案,贴七单,供香炉烛台,供上点主的亡人牌,总称“七桌”。整个七数里孝子不剃头、洗澡、剪指甲,不入私房,夜间要睡在七桌边,这叫“伴七”。若阴七日正巧与阳七日相重合叫“犯七”,孝子要制纸旗纸伞插在坟上,沿坟转49圈,俗叫“转七”或“打七”。在第五个七日,早晨孝子在大门外备酒菜(一般为包饺子)供祭,面向东方哭泣,这叫“望七”又叫“望五七”。

        守孝三年  人死后,按民间旧俗,其子孙后代要守孝三年。三年内不得燃放鞭炮,不得有红色出现,不得参与娱乐活动,不得办喜事。若家中三年内需有子孙婚娶,则必须提前在七数里或百日进行,俗叫“七里拖”和“百日拖”。守孝期间,第1年过年,门贴米色春联,孝子戴白色帽顶,年初一不得外出拜年;第2年门贴蓝色春联,孝子戴深蓝色帽顶;第3年贴黄色春联,戴浅蓝色帽顶;第4年开始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