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燕
民间为孩子尤其是婴儿讨吉利的习俗很多。绣鞋讨寿这一民间习俗因为民间艺人的日益稀少和岁月的流逝而逐渐为人所不知。
绣鞋即为初生婴儿做绣花鞋,可别小看这做鞋,名堂多着呢!首先是做鞋的人,没有“四好四全”的条件是不能替人家做鞋的。“四好”即针线活好、年纪好(长寿)、心眼好、姓氏好。民间一直将刘(留住)、陈(存住)、丁(钉住)、万(即多,象征宝贵有余)这些有寓意的姓氏称“好姓”。“四全”即父母在、儿女齐、子孙有、家庭和睦兴旺。选做鞋人有讲究,做鞋更有花样。绣鞋要做工艺难度最复杂的虎头鞋。鞋身以红色为主,虎头一个“王”字立当中,五彩花线扎虎须,脑袋圆如球,眼睛如铜铃,远观若猛虎下山,近瞧似兽王出林。虎头除形神兼具,做工更是精致无比。因为婴儿皮肤娇嫩,鞋帮毛边都用彩绒细密密绣起来,底是细白软布做的,绣有各式各样精美花纹。盛开的花朵,七彩的霓虹,层层跳跃的波浪,五彩缤纷的礼花。最具特色的是鞋帮上要绣上“×××针工,为小孩讨寿”之类的吉庆话。
如今做针线活的人少了,更甭提做这绣鞋了。自豪的是我有一双崭新的绣鞋,鞋子上绣着“八十六岁针工,为小孩讨寿”字样。那是去年白虎山庙会期间,我的一位远房二姑奶,串亲戚到我家,适逢亲戚们忙着赶会没空招呼她,她一宿两天,由我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临走,二姑奶说:“丫头,二姑奶要还活着,明年还来赶会。”我没想到二姑奶今年真的来了,不过不是来赶会,是专门送绣鞋来的。据说二姑奶回家常念叨着我的孝顺:如她去庙会上听戏,我帮她在板凳上扎层厚海绵、帮她洗脚、扶她上厕所……于是,她决定做双绣鞋送我。二姑奶姓陈,年青时人俊手巧心也好,做过无数双绣鞋。七十岁往后,孝顺的儿孙怕一针一线会盯坏了她的眼睛,就不让她再做绣鞋了。而今她已八十岁高龄,儿孙们更是不会让她飞针走线。这双绣鞋是二姑奶夏天躲纹帐,冬天倚被筒,将无数个夜晚偷偷连缀而绣成的。遗憾的是二姑奶送鞋时我不在家,她对我母亲千叮万嘱:这双鞋是送给亚燕的,等她成家有孩子了,给小孩讨吉利。
这双鞋是二姑奶一辈子做的最后一双绣鞋,也是她花费时间最多的一双绣鞋,可能我再也见不上她老人家第二面了。但我会永远珍藏这双绣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