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弯弯顺”、吃枣粽中程、远程外出,临行前一定要吃吉利饭,最好的是吃水饺,取“弯弯顺”之意。
古时,参加科举考试前应考者要吃包枣子的粽子,取“早中科举”之意。
至今这两种习俗仍被沿袭下来,出门的人行前吃“弯弯顺”,应者的人考前吃枣粽。
背梢码子中等以下生活水平的人,在旧时出门谋生,无论长短途,多是背着“梢码子”步行。梢码子是用很多层布缝制成两端封死,中间开口的口袋,又叫“褡裢”。闯江湖的人背梢码,一定要边口向外。背着梢码出门,两端口袋可以装干粮什物,一个在背后,一个在胸前,行走方便。直到20世纪40年代“梢码子”才被手提包、背包等所替代。
担挑穷人出门,或做小买卖,或家庭迁居,或逃荒要饭等等,多用扁担挑物行走,把孩子和家什一担挑。俗话说:“连锅没一担”、“有女不嫁东山根,一条扁担两根绳。”建国以后,这种现象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