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名
六十年前,我六岁那年春天染了重病,母亲无钱请医生,只有用她那瘦弱的手,掐住我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穴位——虎丫,硬是把我从死神面前拉了回来,现在被掐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见。当时我虚弱的身体,经不住春寒的袭击,母亲焦急的对外祖母说:“孩子是从虎丫中得救的,我想给孩子做个带虎头的披风帽御风壮胆……”没等母亲说完,外祖母立声说:“你别发愁,我找孩子的舅母做。”舅母手巧,什么针线活也难不倒她。舅母用篮卡叽布做面子,黑洋布作里子,帽子看起来美观大方,戴上头温暖舒适。那虎头做的更是惟妙惟肖,虎头前额,一个“王”字站立其中,两只虎耳挺拔高耸,虎眼正视前方,虎鼻线条活络,全用彩色线精心绣成,还用金黄色丝绒缀成绺绺虎须,迎面看似一只活脱脱的小虎头。当外祖母将虎头披风戴到我头上时,我脱口问外祖母,披风帽子上为什么要做个虎头呢?外祖母说:“虎能祛恶避邪,”接着给我讲了一段故事:“古时候,海州南大山(即今锦屏山)南,住着一个砍柴拾草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不小心跌下崖洞,洞里有两个虎仔吃力的啃着羊腿,青年用刀将羊腿割成碎片给虎仔吃,虎妈妈回来见青年善良,没有加害他。虎妈妈对青年说:‘你想出洞吗?我可以送你出去。’青年望着陡峭的洞口说:‘要是你帮我出洞,我就认你做干娘。’虎妈妈用身体作梯子,让青年爬出洞去,过了几天青年在街上看到有人叫卖老虎,那笼子里的老虎正是他的‘干娘’,贫穷的青年,卖了老婆将‘虎娘’买下放走。老虎对青年说:‘你为救我卖了老婆,我要还你。’又隔几天,山路上来了一队人马,吹吹打打,抬着花轿。原来是南大山上的山寨主,抢来一个小姐,抬到山上做压寨夫人。老虎扑上前去,大吼一声,吓走抢亲的,叼了小姐送到青年家里。开始小姐只是低头流泪,后来见青年忠厚老实,待她又好,就做了青年的媳妇。小姐对丈夫说,光靠卖柴,难以养家糊口,我编织钱袋给你卖柴时带着卖,日子也能过得好些。青年在街上卖钱袋,被一个丫环模样的人买了一个,那丫环急冲冲地走进海州知府院内,给知府夫人看,知府夫人一看便认出这钱袋是女儿的手艺,就认了青年为婿,于是阖家团圆,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小姐生了一个儿子,因青年思念老虎‘干娘’,就让小姐做一顶虎头披风帽给孩子戴,以崇尚仁义,祈求幸福。从此海州人给小孩做帽子,大多做带虎头的披风帽,既防风御寒又保佑平安。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不仅有虎头披风帽,你舅母到五月端(端午节)还要包虎头棕子给你吃;待过年时再让她剪两只小老虎贴在窗上;如果不是你长高了,她还会做一双像一对小老虎满地跑的虎头鞋给你。”
外祖母讲的虎头披风帽的来历,现在也难以考究,但我一直对虎头披风帽特别爱惜,加上母亲精心保管,帽子连续戴了好多年,一直到十岁时帽子仍然像新的一样。如果不是因个子高怕同学取笑,我还会继续戴下去的。母亲将我这顶不继续戴的披风帽,年复一年的洗洒,妥善地保存着,直到她老人家离开人世。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这顶虎头披风帽就是儿子平安、向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