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水文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社 发布日期:2019-02-08 浏览次数:   字号:【

连云港市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4.1℃,历年平均降水量883.6毫米,常年无霜期220天。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最佳地区之一。2006年连云港市年平均气温15.6℃,较常年显著偏高,比常年值高1.5℃,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从1994年到2006年连续13年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值;2006年全年降水量909.9毫米,比常年略多26.3毫米,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变化起伏大,有干旱过程后出现较大强度降水缓解旱情的特点,年日照总时数2115.6小时,较常年偏少0.9%。2006年冬季(12~2月)平均气温2.2℃,比常年高0.5℃,春季(3~5月)平均气温14.7℃,较常年高1.1℃,夏季(6~8月)平均气温26.7℃,较常年高1.1℃,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8.1℃,较常年高2.4℃,其中10月平均气温20.1℃,较常年高4.0℃,为历史同期最高值。2006年极端最低气温-8.4℃,出现在2月9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7.6℃,出现在6月20日,终霜出现在3月23日,比常年早7天,初霜出现在11月7日,比常年推迟6天,其间无霜期228天。全年降水分布情况为1~5月正常偏旱,6月下旬降水增多旱情缓解,7月16日到29日出现连续14天阴雨,市区累计降水量138.5毫米,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长连阴雨纪录,8月降水量正常,9月16日到11月17日两个月全市降水量只有10毫米,旱情严重,该段时间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11月下旬降水44.9毫米,旱情缓解,12月降水量正常。全年日照总时数虽比常年偏少,但在农作物关键生长季节的3~5月和8~10月,日照充足,比常年略多。

2006年连云港市出现2次寒潮天气,分别在3月11~13日和11月5~7日;暴雪1次,为2月5~6日,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大雾12次、强雷暴4次;4月28日雷雨大风出现瞬时38.5米/秒极大风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33.65万元,因灾伤病9人,死亡1人;暴雨5次、大于35℃高温6天、冰雹1次,最大直径8毫米。2006年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为利大于弊,其中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与2005年相当,属于丰产气候年型,对于水稻棉花生育期总的气象条件优于2005年,属于增产气候型。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24天,优良率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