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民族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2-02-02 浏览次数:   字号:【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连云港市(时称新海连市)共有汉、满、瑶、黎等五个民族。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汉、满、苗、僮、蒙古、白、高山、朝鲜等9个民族。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壮、朝鲜、满、白、土家、黎、佤、畲、高山、纳西、锡伯、鄂温克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9%,各少数民族占0.1%。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衣、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傈、佤、畲、高山、拉枯、水、纳西、达干尔、仫佬、布朗、锡伯、普米、鄂温克、赫哲等3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各少数民族人口占0.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回、满、朝鲜、彝、苗、壮、哈尼32个民族,总人口455.61万人。非农业人口107.11万人,总户数126.84万户,人口密度621.05人/平方公里,从业人口208.43万人,职工人数40.71万人。

        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459.64万人,比2001年末增加4.03万人口,增长0.88%。2001年平均人口为457.63万人,比2000年451.88万人增加了5.75万人,增长1.27%,特点为:

       市区人口增长较快。在全市年末人口中,市区人口为63.86万人,县人口为395.78万人。市区人口比上年末增长了2.1%,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说明城市聚集人口的功能有所发挥。

       性别比基本稳定 在年末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7.27万人,占51.62%;女性人口为222.37万人,占48.38%。男女性别比为106.7∶100与2000年末的107.2∶100基本相当。

       非农业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在年末总人口中,非农人口为120.67万人,占总人口的26.3%,非农人口的比重还较低。但与2000年末非农人口比重23.5%相比,上升了2.8个百分点。

       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 全市人口密度由2000年末612.1人/平方公里增大到617.5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为725.8人/平方公里,四县人口密度为603.0人/平方公里。县区人口密度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市区人口密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户规模不断缩小 2001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29.26万户,比2000年末增加了2.42万户,增长1.91%,平均每户人数规模为3.56人/户,低于2000年的每户3.59人,户规模进一步缩小。市区户规模为3.22人/户,小于县户规模3.62人/户。

       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上升明显 2001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906元、人均财政收入为433元、人均粮食产量为494公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49元,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数值都明显高于2000年,说明连云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连云港市的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尤其是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幅最为突出。据“五普”资料,全市2000年平均万人中受过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口比1990年明显增加。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由81人增加为253人,上升212.35%;具有中专(包括高中)教育程度的由640人上升为987人,上升54.22%。文盲人口全市则由826468人减少到340255人,下降58.83%,文盲率由29.43%下降到10.17%,平均每年下降1.86个百分点。

    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低 “五普”的结果显示,全市登记人口近459.64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1‰,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平均寿命75.54岁 1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身体素质有所增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相应延长,连云港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54岁,比1990年“四普”时增加0.35岁,平均每年增加0.03岁。

    妇女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 妇女人口在整修人口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连云港市女性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增加,每万名女性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70人,比1990年增加134人,增长375.8%。翻了两番多。女性文盲人口大量减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165.3万人,其中文盲人口24.2万人,女性人口14.6%,比1990年下降26.6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2.6个百分点。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五普”资料,连云港市14岁及以下人口中122.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少儿人口系数)26.8%(小于30%),65岁及以上人口吸3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老年人口系数)7.1%(大于7%),老年人口少儿人口数的比值(老化指数)为34.0%(大于30%),人口年龄中伴数约是30.0岁,这个指标综合显示连云港市人口已进入典型的老龄化。

     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上升明显 2001年连云港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90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为433元,人均粮食产量为247公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万元,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数值都明显高于往年。

    非农业人口比重有所上升 在去年年末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120.67万人,占总人口的26.6%,比上一年上升了2.8个百分点。


(秦川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