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毅
(1907—1997)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
万毅,字顷波,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金县四十里铺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1925年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193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受共产党员刘澜波的教育和影响,他不满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政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战的主张,并认真学习马列著作。
“九·一八”事变后,万毅随东北军进入关内。1936年任东北军第627团长时,按照法国马赛曲亲自谱写团歌:“神圣的自卫战争是民族最后的生路,大家向前,倭寇逞强权侵我东北……我们要誓死收复旧河山,为争生存而战……”,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进入他担任团长的57军112师336旅627团,成立歌咏队、抗日青年团等组织,并利用开办特业班(如工兵爆破)、军士队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的宣传组织活动。曾被蒋介石称为“反动的团长”。
1936年10月,万毅在火车上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相遇。在和海伦的谈话期间,万毅流露出了强烈的抗日愿望。海伦·斯诺在回忆录中认为“和万毅的谈话,是我在中国的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他参加了以张学良为核心的秘密政治组织——“抗日同志会”。“西安事变”后不久,万毅被监禁,直至抗战爆发后才被释放,复任672团团长。随后率部参加江阴对日作战、南京保卫战。
1938年1月,万毅改任667团团长(前身是627团),3月奉命进驻连云港,团部驻在新浦。此时,中共长江分局将从高密撤出的抗日游击队80余人派到该团,成立112师党的工作委员会。1938年3月11日,由张文海、谷牧两同志为介绍人,在新浦陇海公寓举行了入党仪式,正式通过万毅为中共特别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只和工委书记保持联系。随后,万毅配合工委积极对部队进行思想改造,团部创办了《火线下》小报,成立了团宣传队,开展抗日救亡教育,并将原来任627团团长时创作的团歌改称为《667团团歌》,这首歌慷慨激昂,对部队鼓舞作用很大。所有这些工作对部队从政治素质上开始向革命军队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和早已在第667团开展工作的吕志先取得联系共同开展工作。之后,第667团的各个营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在师工委和万毅的努力下,第112师尤其是第667团的许多中下层军官纷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该团官兵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昂。
1938年4月,日伪军开始从赣榆县柘汪海口登陆,然后迂回到日照的碑廓、巨峰一带,对连云港形成了威胁。5月2日,万毅奉命率第667团对强占碑廓镇的伪军刘桂堂(刘黑七)部发起进攻。刘桂堂部所在地有一道3丈高的砖围墙建筑。团长万毅命令山炮连用炮轰垮围墙。轰!轰!轰!炮响过后,围墙轰然倒塌,炮声还未平息,万毅团长便率领步兵发起了冲锋,伪军不支,匪首刘桂堂带少数人逃窜。
万毅团长率部乘胜追击。在涛雒镇和伪军张宗援部再次发生激战。万毅团长如法炮制,先轰数十炮,然后步兵冲击,骑兵从四面包抄围剿,仅用半天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连云港保卫战初战告捷,万毅率领的第667团官兵士气大振。万毅团长率部返回连云港并驻防在孙家山一带,准备迎击日本侵略军的登陆进攻。
5月20日黎明,日军开始在连云港强行登陆,万毅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率部抵抗,在保卫孙家山的战斗中,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并歼敌三、四十人。日军在孙家山的进攻失败后,转而沿铁路向西企图迂回后云台山。第112师侦知日军意图后,在庙岭附近设伏。6月18日拂晓,第112师的3个营在庙岭痛击日军,日军伤亡300余人,被迫返回原阵地。7月8日,日军又企图在墟沟登陆,遭到了同样的下场。
8月2日,日军出动舰艇40多艘,载千余人,炮五六门,飞机4架,疯狂向云台山大桅尖发动进攻。驻守大桅尖的是守军第672团,第667团作预备队,设防在师部附近待命。日军凭借武器先进,海空炮火轮番轰击,敌军冒死硬冲,激战一天,大桅尖阵地被敌人攻占。第112师师部立即发出紧急命令,命第667团立即从预备队转进战斗岗位,协助第672团夺回大桅尖。第667团马上运动至右翼与第672团取得了联系,迅即向敌军的右翼发动猛烈攻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仓猝应战后龟缩起来。之后,万毅团长和第672团团长白喜禄商定,午夜3时,由第672团从正面攻击,第667团从侧翼奇袭,同时发动攻击。第672团从正面开始攻击,敌军急忙组织火力反击。万毅团长趁势力率领第667团又从侧后杀来,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日军两面受敌,招架不住,慌忙夺路向山下奔去。第667团从背后架起机枪猛烈扫射,敌人的伤亡比孙家山战斗更惨,日军拖着一具具尸体狼狈而逃,武器、弹药、帐篷、油筒等军用物资丢得漫山遍野。敌人伤亡惨重,终不能从连云港登陆。
连云港保卫战取得了初步胜利。日本军方也不得不承认进攻连云港“使海军吃尽了苦头”,而在连云港保卫战中率军英勇杀敌的万毅团长也威名大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歇后语也在连云港一带流传开来。
1938年8月,112师准备参加武汉会战。10月,万毅指挥667团在合肥附近烧掉敌机4架。随后万毅所在部队回师苏北,与溃逃宿迁的日寇在城内展开巷战,毙日军160余人;在罗圩子战斗中,667团2营带回两麻袋日寇的首级,并生俘日军1名。不久东北军奉命撤离苏北而进入鲁南。
1940年9月,已任57军111师333旅旅长的万毅在得知军长缪澄流准备和日军勾结投敌时,立即和师长常恩多商量准备逮捕缪等人。9月22日晚,行动开始,由于内奸告密,缪得以逃脱,副军长朴炳珊、军部参谋李光烈等参与通敌的案犯被抓获。
“九·二二”的正义行动,有力地反击了缪澄流出卖民族利益的背叛行为。虽然没有抓住缪,但最终还是将其逐出了57军,教育了部队中的抗日动摇者,打击了汉奸投降派,激发了广大爱国官兵的爱国之心。
之后不久,由于受到反动军官的攻击,万毅再次被扣押软禁。1942年8月2日,在得知111师师长常恩多生命垂危、111师有可能失控的情况下,万毅越狱脱身跑到八路军驻地。他的越狱直接导致了111师内部矛盾的激化。在万毅的影响和带领下,111师的部分队伍来到滨海抗日根据地。这支队伍随后被整编为新111师,万毅任师长。新111师甫一成立,就参加了三次甲子山反顽战斗,击溃了原111师部分反动军队的进攻。在此期间,新111师还参加了1942年反日寇秋季“扫荡”战役,在战斗中打得十分出色,受到鲁中军区的表扬、慰劳和山东军区通报嘉奖。
新111师作为我党的一支外围军队,在甲子山区站住了脚跟。随后,这支部队开往莒南县朱梅村为中心的茅墩一带整训,开始了把这支旧军队改造成为一支人民武装的过程。1944年10月,新111师被授予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的番号,万毅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万毅率领滨海支队先后消灭了张步云伪军两个旅、吕孝先伪军一部。
1945年6月万毅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期间,率部进入东北。后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吉军区兼第七纵队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校长。1952年调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3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候补中央委员。1959年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中奖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97年11月,万毅老将军因病去世。
附万毅将军有关连云港诗作:
七律(1987年)
大桅凌霄连岛横,朝阳出海水云彤。万人登垒御强虏,六月鏖兵屠孽龙。仇寇战机飞火雨,军民血肉筑长城。一挥五十春秋逝,天外黑风可结绳。
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赠连云港楹联一幅(1995年)
云台昂首留言,玉帛相逢,莫忘几番烽火骤;
连岛同心寄语,公私交错,常怀百姓呼求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