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时,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东海县委书记、东海中心县委书记。在东海工作期间,李超时同志组织和发动了东海县黄包车工人罢工、云台山农民反山霸斗争,还创建了武装队伍。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十四军建立,他先后担任政委、军长兼政委等职。1930年10月,李超时奉命回省委工作,第二年6月,在前往徐海蚌地区巡视工作时,夫妻二人不幸在镇江火车站双双被捕,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1931年9月19日,被敌人杀害于镇江北固山坡。
吕继英,女,1911年出生于江苏沭阳。1928年秋,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成立,年仅18岁的吕继英成为特支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她举办妇女识字班,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革命道理,成为海属地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1931年6月,李超时和已有身孕的吕继英奉江苏省委指示从上海出发,赴徐海蚌地区巡视工作,途中不幸被捕。吕继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获释出狱后,吕继英担任了苏北淮海区妇女救国会副会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转战南北,解放后调往上海,在上海普陀区教育局局长任上离休。2000年4月7日去世。
汤曙红,1915年出生于江苏省灌南县。1939年3月初,汤曙红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底,东(海)灌(云)沭(阳)游击总指挥部成立,汤曙红任总指挥。4月,东灌沭抗日游击武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支队第三团,汤曙红被任命为团长。7月5日,汤曙红率领三团战士,在五里槐伏击日军,打响了海属地区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枪。1939年7月17日,汤曙红为了团结抗日,只身前往汤沟乡公所,准备和国民党沭阳县常备大队长王绪五谈判,被王部小队长周法乾杀害,时年24岁。
朱爱周,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历任国民党灌云、盐城县公安局长,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赣榆县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他号召全县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日,共赴国难。1939年2月,朱爱周采纳共产党人的建议,组建赣榆县常备总队,自任总队长。他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多次重创敌人。1940年3月21日夜,日军偷袭赣榆县政府和保安旅驻地韦家岭。当日伪军围上来时,朱爱周毅然举枪自戕,壮烈殉国。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朱爱周为革命烈士。
冯菊芬,女, 1909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她常常利用白塔埠集日组织女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反对女子裹脚等宣传活动,并积极带头放足。1929年6月9日,反动军警包围了白塔埠,她与其父一同被捕入清江监狱,反动派对她施以残酷的刑罚,没有得到任何口实,遂于1930年春释放。同年7月,被派到南京组建市军委机关。8月,军委机关被反动派破坏,遭逮捕,关押在国民党南京警备司令部监狱,9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董力生,女,1923年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1942年担任村妇救会长,动员组织妇女开荒种地,支援抗日。在孟良崮战役中,她带领担架队绕行几百里,深入前沿阵地,获得中共华东局授予的“担架英雄”称号,并荣立特等功。在淮海战役中,被评为“支前模范”。新中国成立后,董力生任区生产助理,是一、三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参加中国农民赴苏参观团,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受到金日成接见。
彭雄,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参谋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1月,任八路军东进支队司令员,先后开辟了鲁南、鲁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1941年2月,彭雄调任新四军3师兼苏北军区参谋长。1943年3月,彭雄任队长率新四军3师11名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深造。17日凌晨,船行至连云港以北海面时,被日军巡逻艇发现,彭雄指挥全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一场海上血战。是役,彭雄胸中3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符竹庭,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共党员。参加过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任115师教导第二旅政委兼鲁南区党委书记,率部东进滨海,创建了滨海区抗日根据地。1943年3月,任中共滨海区委书记、滨海军区政委。11月,率部攻克赣榆县城,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安葬于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
沈保舒,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38年3月, 18岁的沈保舒到达延安进入抗大学习,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党组织调沈保舒在郑太路沿线负责扩兵工作。沈保舒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夜以继日的工作,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有100余名青年加入了八路军和当地的抗日武装。1941年1月9日清晨,沈保舒在平东峪井岩村执行任务时被敌军包围。沈保舒立即将谈话记录和后备青年的名单吞入腹中,一无所获的敌寇恼羞成怒,向他连开数枪,沈保舒同志英勇就义,年仅21岁。
徐竞,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九•一八事变后,徐竞在南京参加爱国救亡的三民铁血团,北上抗日。1939年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投身抗日战争。他只身潜入虎穴,在日伪军中,团结下层士兵,积极进行策反工作。由于汉奸告密,徐竞被日本宪兵抓捕。在敌人严刑审讯期间,他坚贞不屈,只字不吐党的机密,残暴的日本宪兵见他软硬不吃,便将他推入狼狗群中,让群狗将他活活撕咬而死,壮烈牺牲。1982年4月29日,经灌云县人民政府报江苏省政府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